我院薄型子宫内膜研究项目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2022年度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发布时间 : 22-11-10

  近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于2022年10月14日公布了《2022年度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计划立项的通知》。由我院孙青博士和陈现博士团队牵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刘杰教授团队联合申报的“基20220242・外泌体调控子宫内膜功能的机制及其与胎盘相关疾病关系研究”项目获批立项(深科技创新资【2022】52号),展现了我院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持续奋斗的良好风貌!

  薄型子宫内膜是制约ART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目前临床常规治疗对于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不佳。因此,为了解决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生育要求,孙青博士和陈现博士团队长期聚焦于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并积极探索诱发薄型子宫内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及其分子机制,开发具有靶向性的特异标志物或药物递送系统,有望在提高薄型子宫内膜治疗效果的同时,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该课题将结合***工程技术、分子细胞生物学、药学和小鼠动物模型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手段,全面剖析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来源外泌体内含物的表达特征,探究关键的候选外泌体内含物在薄型子宫内膜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评估候选外泌体内含物为靶标的***工程外泌体作为临床干预潜在靶点的可能性。本项目深入理解子宫内膜来源外泌体对于内膜再生修复以及妊娠建立与维持的生物医学意义,为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治疗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从而为提高辅助生殖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我院曾勇院长始终重视临床科研工作,并不断探索提升科研能力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大力推举科技创新,在实验室和平台建设上持续加大投入,积极营造科研氛围,深化“研究型医院”建设。

  秉持“科研源于临床、服务临床、持续推动临床”的宗旨,我院鼓励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多中心临床协作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切实提升临床诊治水平,让更多的家庭获得健康的宝宝。

  我院始终实践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2022年,在新的疫情形势下,我院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开拓创新、加强学科建设和临床能力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也将继续坚持临床和科研齐头并进,努力推进研究型医院的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并努力再创佳绩!

  孙青博士

  个人简介:

  博士,胚胎培养室主任,生殖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欧洲及美国生殖医学协会会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会员。

  业务领域:

  负责胚胎培养室的临床及科研相关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子宫内膜-胚胎交互对话机制:胚胎信号对子宫内膜的信号调控机制;

  2.胚胎发育潜能的无创评估体系:构建胚胎功能标记物对胚胎发育潜能的评估体系;胚胎功能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3.气体信号分子与胚胎发育:气体信号分子对胚胎发育过程的精细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气体信号分子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4.胚胎培养体系优化:颗粒细胞共培养体系对胚胎结局的影响。

  陈现博士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助理研究员,深圳中山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研人员, 锦欣医疗科技创新中心PI。美国生殖免疫协会会员,欧洲生殖免疫协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干细胞协会会员,广东省免疫协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和 《America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审稿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

  1. 反复妊娠失败的病理机制;

  2. 受损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病理机制和相关诊疗策略;

  3. 细胞生物治疗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

  学术成果:

  1. 主持或参与省市级基础研究项目5项;

  2.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Heliyo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Genes & Disease》和《Frontiers in Genet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篇;

  3. 参编《Mosaic of Autoimmunity》、《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和《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3本;

  4. 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5.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目前1项国家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